規模化生產
樹立鄉土特色品牌,擴大辣椒產業生產規模。
雷山縣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持續打造鄉土特色品牌,立足雷山魚醬酸特色產業發展優勢,進一步樹立品牌、擴大規模,健全產業鏈,促進農民在產業鏈上增收。一是樹立特色品牌效益。在貴州有句俗語:“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竄竄”。雷山魚醬酸是苗族傳統烹調佳品,具有酸、甜、咸、香的風味,炒菜或煮火鍋時放入適量魚醬菜肴會特別鮮美,不僅能增進食欲,還有健胃作用。但由于魚醬酸一直以來都是家庭自制或自產自銷,導致這種美食長期以來沒有得到廣泛傳播。雷山縣充分用好中直定點幫扶、東西部協作及社會幫扶力量的資源優勢,在各大主流媒體、平臺大力宣傳雷山魚醬酸,著力打造鄉土特色品牌。在2019年6月,雷山縣魚醬酸制作技藝入選貴州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成功申報成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先后獲得《舌尖上的中國》、CCTV1《大山里的風物》、CCTV2《消費主張》、CCTV10《中國影像方志》、CCTV10《至味家鄉2022》等欄目和各級媒體的關注和報道,雷山魚醬酸美食成為了家喻戶曉,備受消費者青睞。二是產品種植擴大規模。近年來,雷山縣以魚醬酸特色產業發展為契機,通過政府主導、企業助力、村級組織和農戶參與的模式,在全縣大力發展原材料辣椒種植,同時實施獎補政策,辣椒種植補助400元/畝,既鼓勵脫貧戶和監測對象戶發展辣椒產業,又擴大辣椒種植規模,促進魚醬酸與辣椒產業種植的相互良性發展。2024年以來雷山縣累計投入東西部協作、財政銜接等各類資金510余萬元用于支持辣椒產業,種植面積1.54萬畝,預計辣椒年產量2.06萬噸,產值達5100萬元。三是發展產業帶動就業。2024年辣椒種植產業覆蓋全縣8鄉鎮154個村6000余戶農戶,推動了辣椒產業和群眾就業的“雙豐收”。同時,在辣椒采收季節,充分利用辣椒采摘、分揀、搬運等業務吸納農村和搬遷人口剩余勞動力就近就業,每年帶動群眾季節性就業近1萬人次,有效帶動群眾就業促增收。
建強精深加工基地,推動農特產品加工業發展。
近年來,雷山縣緊盯魚醬酸農特產品薄弱環節,聚焦農特產品加工基礎薄弱、廠房設施設備生產能力不足等問題,協調各類資源,建強精深加工生產基地,推動雷山農特產品加工業可持續發展。一是修建標準廠房。用好用活東西部協作幫扶資源,投入東西部協作資金1150萬元建成雷山魚醬酸深加工標準廠房,廠房擁有魚醬酸、鮮辣椒、干辣椒等產品生產加工線一條,包裝線一條,并配備魚醬酸發酵壇、冷庫、成品庫、物流車輛等設施設備,促使農特產品加工生產基地得到完善,設施配備齊全,標準廠房不僅提高產品加工專業化、規范化水平,還促使魚醬酸的制作過程更加科學規范,食品安全標準也達到行業內標準,為標準化、產業化發展奠定基礎。二是落實經營主體。魚醬酸深加工標準廠房由國有企業貴州雷公山苗侗山珍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和貴州雷山老騰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貴州雷山魚醬酸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經營管理,國企的管理優勢+民企的資源技術優勢強強聯合,打造魚醬酸產業發展平臺。主要經營魚醬酸、糟辣椒、紅酸湯、酸湯粉辣椒面、辣椒節、燒椒醬等自主研發的辣椒制品,該公司生產規模辣椒制品年產量達1000噸,產值達3000萬元。三是發揮聯農帶農惠農作用。雷山魚醬酸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通過結合市場需求,采取“公司+農戶、合作社、基地”的產業發展模式,大力開展“訂單農業”種植模式,發動群眾按照辣椒產品需求有組織地進行種植,并以不低于市場價格簽訂收購協議,有效帶動群眾發展辣椒種植產業,切實保障群眾的積極性和生產效益不受損。2024年辣椒種植產業可帶動6000余戶,戶均增收3300元以上。
拓寬產品銷售渠道,保障農特產品有產有銷。
近年來,國家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雷山縣不斷挖掘鄉土特色產品,大力扶持雷山魚醬酸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一是線上線下銷售產品。堅持以消費市場需求為導向,發揮西江千戶苗寨核心景區作為“前店”的作用,通過餐飲門店、農特產品展銷店、電商平臺等線上線下銷售渠道,把雷山魚醬酸產品推向消費市場。二是發揮消費協作幫扶作用。用好用足中直單位定點幫扶和東西部協作幫扶資源力量,創新探索“黔貨出山”“雷公山產、大灣區銷”消費幫扶模式,帶動雷山“土特產”銷售,近年來,已采購和幫助銷售雷山農副產品和特色手工藝品超4.4億元。三是引進優強企業合作。近年來,雷山縣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充分用好“生態珍寶”和“文化瑰寶”兩個寶貝,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著力推動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打造了雷山銀球茶、雷山魚醬酸等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24年6月21日,雷山縣人民政府與海底撈聯合舉辦了雷山魚醬酸開壇儀式暨海底撈夏季新品發布,并授權海底撈為“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魚醬酸指定推廣機構”,正式推出了添加非遺技藝發酵的雷山魚醬酸的雷山酸湯鍋,首次簽訂合作訂單300噸,截至7月底雷山魚醬酸產品已銷售129噸,銷售金額達250余萬元。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